返回企业资讯

智算先锋Vol 2 | 海纳云智慧电梯算法,让电梯更“聪明”更安全

电梯作为城市的重要设施,是老百姓的“出行第一步”,事关城市安全和社会民生。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在用电梯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台,稳居世界首位。然而,由于电梯老化、缺少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等原因,电梯困人、电动车入梯引发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,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。在数字化浪潮下,AI、物联网等技术成为防范电梯事故,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
 

海纳云深耕智慧电梯场景多年,以AI视觉+物联感知技术,打造了电梯AI智能摄像头、算法一体机、智慧监管平台等软硬一体产品,构建了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。尤其在算法模型研发上成果丰硕,累计研发电动车入梯检测、困人识别预警等近20个算法,精准度之高,覆盖场景之多,处于行业前沿。目前,已在青岛、济南、杭州、西安等10余个城市打造样板,为守护乘客安全乘梯,推动电梯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。

图片

 

本期《智算先锋》栏目

带你重点了解海纳云其中5种“电梯安全算法”

一起感受护航电梯安全的科技力量

↓↓↓

 
 
 
 

▲点击视频,了解海纳云智慧电梯全场景解决方案

 

图片

据统计,全国电动车数量约3.5亿辆左右,然而,电动车上楼充电的问题频发;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,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车火灾2.1万起,其中不少事件的诱因是电瓶车在楼道、室内充电,且电动车进入电梯造成的危害也频繁见诸报端。如何有效阻止电动车入梯上楼,迫在眉睫。

海纳云研发“电动车入梯检测算法”,将其嵌入电梯AI智能摄像头,通过实时分析电梯场景中的视频流,一旦检测到电动车进入电梯,将迅速启动联动机制,阻止电梯门关闭;同时,轿厢内发出语音警告,劝阻电动车退出电梯,有效防范电动车入梯和上楼充电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。

 

图片

▲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海纳云电动车阻车系统方案

 

青岛胶州市,海纳云正在加快打造覆盖10000部电梯的“电梯智慧监管物联网”。以某小区为例,该小区有16部电梯,一部电梯一天平均有8起电动车进入,对小区公共消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该小区在电梯内加装海纳云AI智能摄像头,并嵌入“电动车入梯检测算法”,启动阻梯模式,有效阻止电动车入梯上楼。短短一个月内,一部电梯每天的电动车进入事件锐减至平均1起,成效显著。

 

图片

算法识别电梯,联动阻梯系统防止电动车上楼


在政府监管端,海纳云为胶州市打造了“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平台”,每天收到多起电动车入梯报警。基于算法99%的报警准确率,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驾驶舱一屏即可掌握电动车入梯风险底数,有效调配执法资源,显著提升监管效率,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。

 

 

图片

 

电梯困人事件是电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,给被困者带来诸多不便、恐慌和心理压力。特别是老年人和幼童等特殊群体,在面临这样的困境时,由于行动上的不便或其他原因,他们可能无法及时报警求助,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和风险。

海纳云针对这一问题,研发出了“电梯困人识别算法”,为电梯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障。该算法与AI智能摄像头紧密结合,一旦检测到电梯内有人员被困,即电梯门关闭且电梯停止运行的状态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,算法会立即启动报警机制,将信息迅速上报至物业管理平台。此时,物业人员会迅速响应,确认情况,并启动紧急救援流程。

 

图片

困人自动识别,高效救援

 

以济南一小区为例,2023年12月25日,该小区发生了一起电梯困人事件。被困的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。当她乘坐电梯到达10楼时,电梯显示屏出现故障,且电梯门也打不开。就在老人感到无助之际,AI智能摄像头迅速识别到了这一困人情况,并通过内置的语音系统播放安抚语音:“请不要惊慌,救援人员马上赶来。”这不仅极大地缓解了老人的紧张情绪,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最终,在不到15分钟内,救援人员成功赶到现场,将老人安全救出。

 

 

图片

电梯禁烟标志虽显眼,却常被烟民忽视,吸烟行为在电梯内时有发生,对乘客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。烟雾、异味和有害气体充斥在电梯内,不仅让空气质量大打折扣,还可能激活烟雾报警器,导致电梯突然停运,带来安全隐患。

海纳云研发的“梯内抽烟行为检测算法”,为电梯禁烟装上“智慧眼”,成为了电梯禁烟的有力助手。该算法一旦检测到有人吸烟,AI智能摄像头会立刻启动语音提醒功能,不断播报禁烟信息,直至吸烟者熄灭烟蒂。同时,摄像头还会自动记录违规证据,并上报至业务平台,为物业人员提供及时跟进的依据。

 

 

图片

电梯的反复开关门事件,看似细微,却关乎着每一位乘客的安全与乘梯体验。若忽视不理,不仅会引发电梯的各类故障,造成乘梯不便,还可能对电梯的机械部件造成损伤,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。尤其是那些由人为因素,如不当使用或恶意行为导致的反复开关门,更是对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。

为了守护电梯的平稳运行,海纳云研发出了“反复开关门识别算法”,能够实时监控电梯门的开关状态,并在短时间内检测到频繁启闭的行为。一旦识别到此类事件,算法会迅速截取相关视频证据,并上报至业务平台。物业人员便可据此迅速介入,有效处理反复开关门事件,从而预防电梯故障的发生,确保住户的乘梯安全与便捷。

在青岛市一个小区中,在海纳云AI智能摄像头+算法的赋能下,20部电梯一个月内上报了6起反复开关门事件。其中5起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,物业人员通过摄像头的语音功能及时喊话,耐心劝导,成功制止了这些不文明行为。而另外1起则是由电梯门自身故障引起的,物业人员迅速通知了维修人员,故障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修复,提升了电梯管理的智能化水平。

 

图片

电梯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设备,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电气故障、机械故障等各种问题,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梯突然停运、异常启动甚至坠落等安全事故。目前,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,我们难以准确识别并干预高风险电梯,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。

在这个背景下,海纳云研发的“电梯风险评估算法”应运而生。这款算法基于实时运行数据、故障报警数据、维保年检数据等多维度参数,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,深入分析电梯的当前状态,进行“精准把脉”、风险评估,并输出电梯的风险值和对应等级。当电梯风险值达到预设的高风险阈值时,算法会立即发出预警,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干预。

 

图片

算法根据多维参数及时评估电梯健康运行状况

 

电梯风险评估不仅对电梯设备本身评估,还全面分析乘梯人的行为和管理状况。通过风险分析、风险评定,可以预测电梯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,及时预警,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。目前,该算法已在“青岛应急项目、胶州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平台”等项目使用。

 

目前,海纳云智慧电梯相关技术已获得专利/软著20余项,在前沿技术的赋能下,海纳云打造了“从风险预警—高效救援—智慧维保”等全场景全周期应用,从区县到市级的多层级联动治理的智慧电梯安全监管模式。未来,海纳云将进一步升级技术研发水平,落地更多智慧电梯优秀案例,为全国电梯安全管理提供优秀经验和借鉴。